这些名词有时会搞混;我们来帮您搞清它们的区别。
当“深网”一词闪现在你的脑海中时,你会联想到什么?会不会联想到一个常人无法进入的黑客圣殿?还是类似犯罪窝点的地方?如果你是这么想的,现实可能让你大吃一惊,因为其实你每天都会使用深网。
事实上,深网这个词很容易与听起来差不多的暗网混淆,比如,纪录片《深网》其实就是关于暗网的。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会向大家捋捋清楚它们的区别。
你所看到的网络,只是冰山一角
深网和表网
举例来说,让我们把互联网想象成一个大城市。就像任何大都市一样,它包含了向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空间,比如你在地图上会看到的街道、林荫大道和公园。任何人都可以去那里看看;街景采集车可以捕捉到它们;你可以轻易地在高德地图、谷歌地图等地图上找到它们。
在互联网上,这些公共空间就是我们所称的表网。它们可以是网页、网络应用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能被搜索工具索引到的在线元素(数字化的制图摄像头)。它们可能包含文档、媒体文件等等。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免付费、免注册或免安装特殊软件的情况下找到并查看它们。
除了公共区域外,城市还有需要通行证、门票或邀请函才能进入的私人区域。这些地方包括住宅、商业中心、私人俱乐部、电影院等。通常情况下,公开地图并不会告诉你这些地方里面的情况。
互联网也一样,总有那些连谷歌、必应等搜索引擎都窥探不到的角落。通常情况下,这些空间被称为“深网”。这些空间包括所有不能被搜素,不能以正常方式打开,搜索工具也不能定位到的地方。
深网 | 图源:pixabay
如果某个网站需要用户输入验证码才能访问,那么搜索工具是无法了解其内容的,因为验证码的作用就是为了隔离搜索工具。一些文章只能在订阅之后方可查看,然而搜索工具并不具备帐户权限以及支付的能力,因此它无法打开,也无法获取这类文章的索引。遇到了需要密码才可打开的文件怎么办?搜索工具没有密码,因此它束手无策。
如果一些内容既无法被搜索,也无法打开,那么它就属于深网范畴。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脸书上设置对搜索引擎隐藏你的个人信息,那么当爬虫机器人遇到这部分内容时,就只能跳过。对于一些只有特定的用户才有权打开的网页,搜索引擎也不能获取其中的内容。例如,要查看定制优惠时,你必须拥有一个真实的帐户。
最后,深网还包括那些在表网上搜不到任何链接的内容。搜索工具根本不知道这些内容的存在。它只会单纯在可探明的网页上搜索新网页。就像谷歌街景的采集车无法进入私人领地一样,搜索工具也没办法探索那些未建立链接的内容。
由此可见,深网的很大部分都是无害的内容,甚至包括我们平时常用的那些有用的网页和文件,对外来者设置访问权限这一点并没有错。
暗网
然而无论在线下还是线上,追求隐私的不仅有正直的公民,还有那些想隐藏自己灰色活动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不得人的交易总会发生在贫民区和犯罪窝点,这些地方通常人迹罕至,甚至在地图上都标不出来。尽管大多数人都知道有这么些窝点的存在,但是只有少数人知道每个窝点的确切地址和相关线索。
图源:pixabay
这大概就是暗网网络经营的方式:限制访问那些主要用来从事可疑活动的网络内容。每一个暗网的节点(包括服务器、计算机、路由器)都是不可见的,不仅对搜索引擎隐藏,也对大多数的浏览器隐藏,因为他们使用非标准协议来传输数据。普通用户无论是使用直链还是密码,都无法进入暗网。
这些暗网内容组成了整个暗网网络,成为那些毒贩、军火商、绑架犯以及贩卖被盗数据的黑手的避风港。许多人都知晓暗网的存在,但是并不知道该如何进入暗网。
当然,不仅是黑客和罪犯们想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同政见者,自由派活动家,调查记者的卧底线人,许多人都需要使用暗网来逃避迫害,匿名在线交流。还有一些人使用暗网是为了避免自己的数据被在线收集。对于这种目的,本来是有更安全更廉价的工具存在的,但是一些人就是想要尝试这种激进的做法。
网络安全的阴影
把数据隐藏得深一点,对外人设为不可见,这并不是坏事。举个例子,如果企业内部通信接入了搜索索引的话,就可能会造成很不幸的结果。这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类似私人拥有的账户和文档的深层内容。
- 永远要把密码设置得强度高一点且独特一点。如果你的帐户太多,记不住它们各自的密码,那就使用一个密码管理工具来管理所有的帐户。
- 在每次输入你的在线凭据之前,一定要确认你是否处在正确的网页上。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网页的URL拼写错误,或者看起来像是字母和数字的乱码,那么这个网页很可能有猫腻。
- 只让真正需要的人接触机密文件。
- 避免上暗网,除非你完全能分辨出人权活动家论坛和黑客论坛之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