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些犯罪者真是禽兽不如,毁掉了多少孩子的一生!

其实,孩子遭受性侵事件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发生。前不久,澎湃新闻就发布了一组近几年儿童遭性侵的数据。

可以看出平均每天都有类似案件发生。这么高的发生率,面对儿童性侵,我们能做的又是什么呢?

从以往案例来看,儿童遭到性侵,一方面是因为坏人的暴力行径,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本身对这一方面知识的缺乏,不懂得如何来保护自己。

借着这个新闻,今天萝克兔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孩子遭性侵这个话题。

注重对孩子的性教育

有一句老话很有道理:你嫌性教育太早,罪犯却不会嫌孩子太小。性教育对于防止孩子被性侵十分重要。

对于孩子的性教育,家长务必要重视,而不是因为觉得孩子小就想着“再推推”,最好能从孩子1岁左右就着手。

可以利用给孩子洗澡的机会,在孩子开口问之前就主动给孩子介绍男女的差别,以及身体各部位,包括乳房、阴部等隐私位置。同时告诉孩子,哪些部位是不能给他人看的,也不能让别人触摸。

当然,在告诉孩子自己的隐私部位不能让他人触摸、观看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能去观看或者是触摸别人的隐私部位。

这里需要明确告诉孩子的是,医生或是家庭成员可能会接触他的一些隐私部位,但是要告诉原因,也要征询孩子的同意。若是有其他人想要,或是接触了自己的隐私部位,首先要拒绝,然后也要告诉父母或者是老师。

给孩子普及一些基础的性教育知识,教会孩子什么是隐私,是防止孩子遭受性侵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教孩子学会拒绝

让孩子学会说不,懂得拒绝,不仅是处理日常朋友间关系的一种技巧,对于防止性侵而言也极为有用。

上图也是澎湃新闻最近发布的一组数据。

从数据来看,孩子遭性侵中熟人作案占比非常大,而这些跟孩子不懂拒绝也有很直接的关系。

熟人作案经常会用到类似“叔叔喜欢你才亲你……”这样的话语,孩子若是不懂拒绝,就很容易让熟悉的坏人得手。家长在生活中要重视教会孩子说“不”的能力。

很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亲朋好友想抱抱或亲亲孩子的情况,这时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如有的孩子不太愿意让陌生人亲抱,此时应该遵循孩子的意愿,让他自己说出来。而不是家长直接用“叔叔阿姨抱(亲)一下也没啥,他们是喜欢你,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来拒绝孩子的不情愿。

千万不要一边告诉孩子“如果别人触摸你的隐私部位时一定要拒绝”,一边又剥夺孩子的说“不”权利,这样不是矛盾了吗?

试想,如果每个孩子都懂得拒绝熟人,那么上文中熟人作案的数据是不是会减少很多?

除了上述这些,防止孩子被性侵还得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防骗常识。

比如不要吃陌生人的零食;不要因为陌生人玩具或是金钱的引诱就跟他走;出门在外不要一个人单独行动;有人想把自己拉走、抱走时要大声呼救等等。

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

儿童性侵预防是关键,但是也总有些不幸的孩子会因此受到伤害。

虽然我们不愿意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阴暗的一面,但是现实往往就是如此。为了减少性侵对孩子的伤害,做父母的还需要有一双慧眼,随时观察孩子的变化。

性侵案件发生后,很多孩子其实都不太敢告诉家长,一方面是因为怕被责备,另一方面是受到了威胁。

父母若及时发现孩子的异样,并予以正确的干预,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性侵案件对孩子的伤害。

如,有以下情况时要怀疑孩子是否有遭受性侵:

洗澡时,发现孩子生殖器有损伤,一定要问清楚孩子是怎么造成的;

若孩子突然不愿意让父母触碰,换内衣裤的时候闪躲,或者突然对某人产生抗拒,突然知道了一些比较恶俗的生殖器名称(非学名),都得引起家长的注意。

最好是用委婉柔和的话语来引导孩子表述,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已经不幸被性侵的孩子,父母也应该合理对待。

除了报警外,父母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另外也应该检查孩子的身体损伤情况,是否有私处撕裂、感染,若有,积极配合治疗。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父母要真诚的向孩子传达“爸爸妈妈依然是爱你的”,对于孩子一时无法接受,或者出现其他心理反应的,也可配合心理治疗。

孩子被性侵的案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教会孩子一些防性侵的技能很有必要,千万不要等事情发生了再后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