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沙头,月悬海角”,是清朝官员巡视大鹏湾在沙头角所题的诗句,沙头角也由此得名。
之所以称之为“隐秘的角落”,是因为这个地方基本上被与世隔绝了70多年。
沙头角位于香港新界北区,与内地深圳市盐田区接壤,于1951年被列为边境禁区。自那时起,居民出入沙头角均需要持有禁区纸,到访的亲友也要由居民担保。
在沙头角墟内,中英街则是“禁区中的禁区”,要持指定的禁区纸才能进入。250米长的一条街,宽不足7米,一边深圳管,一边香港管。
因此,在许多人眼中,沙头角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地方。
2022年6月,沙头角首阶段开放,团友可到访码头一带。今年1月1日,沙头角禁区开放除了中英街之外的区域,每日容许最多1000名旅客,需提前三个工作天申请旅游禁区证。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发言人回覆香港中通社查询表示,1月1日至5日期间,进入沙头角游览的人数超过2200人。截至1月5日,已有约9000名旅客申请旅游禁区许可证今年1月及2月份到沙头角游览。
1月6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出席沙头角开放计划启动礼时表示,自首阶段开放之后,已有超过860个旅行团、近3.4万名旅客走进沙头角,证明沙头角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致,具备独特性、吸引力和充分的旅游价值。
今天,就一起跟随中通社记者,探访一下这个香港的隐秘角落吧!
记者在上水地铁站搭乘专线小巴,约20分钟便到达沙头角。进入禁区,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神秘,橘红色住宅外墙、熟悉的连锁超市招牌、树下闲聊的居民,环山临水,与不少离岛样貌相似。
如果不想来一场随意的Citywalk,游客便可在沙头角邮局自行领取游览手册。该手册推介了适合打卡的十大景点,更有助于了解禁区不寻常的历史。例如新楼街一排香港仅存广式骑楼群、建于清朝初期的天后庙、全港最长的公众码头,惊喜不少。
在一个模拟火车头旁边,游客张先生给十岁的儿子讲解一段少人知晓的历史。原来在广九铁路刚通车的1910年,曾经有一段长约11公里、连接粉岭至沙头角的铁路支线,随着沙头角公路建成,该线路结束了17年的营运。
张先生对记者说,沙头角因偷渡客泛滥,1951年被列为边境禁区,实际上它曾是繁华市镇,希望下一代多了解这些消失的印记。
这里消失的,还有水上人家。被称为“沙头角镜中镜”的避风塘,乍看平平无奇,但这里从前是蜑家人的水上寮屋区,旁边一张旧照展示了当时颇为壮观的水上社区,甚至有露天活动广场。风灾后水上人家迁至岸上搭棚屋成为寮屋区;至今沙头角仍有数间铁皮寮屋有住人。
无人机拍摄的中英街及周边城市景观。
因此,开放和发展沙头角早已是民心所向。正如当地居民在接受中通社记者采访时说,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多人,希望新的开放计划,能够为沙头角带来转机。不过,也要考虑当地接待旅客的能力,做到大家都开心。
沙头角居民洪阿姨告诉记者,她经常过去中英街买菜,选择多一些、便宜一些,但她更喜欢住在宁静的这一边。她笑言开放游客之前经常不锁门就出门钓鱼,现在还是比以前热闹一些,“但开放总是好事,亲友探访手续方便多了,希望能进一步开放。”
“深港合作,共创繁荣。”这是中英街深圳一侧悬挂的醒目标语。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系列计划,作为开发和开放沙头角的重要举措;深圳方面也在积极推动深港双边的合作,一个庞大的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计划也在积极地酝酿中。
希望彼此的看见,彼此的拥抱,能使沙头角重焕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