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10日讯(记者 邱婕 通讯员 陈潭漪 刘莉芬)4月10日,以“健康上网促成长,家校共育护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罗湖区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游戏障碍干预防治交流会在东湖中学举行。吸引了来自罗湖区相关职能局、翠竹街道、医疗机构、学校、社区的心理工作者以及辖区居民、学生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游戏障碍干预防治的创新服务与实践经验。

创新联动机制,打造全方位防护网

作为基层治理创新标杆,翠竹街道在会上重点推介翠竹首创的“家-校-社-医”四维联动机制,该机制通过家庭赋能、学校筛查、社区干预和医疗转介的链条式协作,系统性地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游戏障碍问题。

在实际行动中,2024年翠竹街道联合东湖中学开展专项筛查,结果显示33%的学生存在网络成瘾倾向,针对高风险个案实施干预覆盖率达100%,成功预防2起游戏障碍相关轻生事件,并助力1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此外,该项目荣获“罗湖区健康促进优秀案例金奖”,成为基层心理服务的示范样板。

科技赋能服务,线上线下双轨并行

为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及家庭,翠竹街道积极构建“互联网+心理服务”平台,推出线上预约咨询、心理测评及科普宣传等功能,实现了50%的咨询服务在线办理。同时,通过线下心理服务室开展讲座、团辅、沙龙、家庭工作坊等形式各样的活动,进一步实施精准心理干预。

据了解,2024年累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28场,覆盖居民超2000人次,发放《居民心理健康手册》2500余册,成功打造“线上便捷可及、线下精准服务”的双轨模式。家长代表林女士对翠竹街道开展的活动表示高度认可,“通过‘家长赋能计划’,我学会了科学管理孩子的上网时间,家庭关系明显改善。”

经验共享,探索全链条防治体系

会议特邀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孙岩进行专题授课,讲解游戏障碍的“家-校-医-社”协同预防模式与医教融合的前瞻性研究成果,其内容对罗湖区构建儿童青少年心理防治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此外,深圳市康宁医院医生薛振朋从临床诊疗角度分析了游戏障碍的共病现状,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

在互动环节,家长代表与专家就“如何平衡网络使用与亲子关系”“家庭规则制定技巧”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专家建议,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屏幕时间,通过开展亲子活动增强情感联结,并与孩子共同商定合理的上网规则;学校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评估学生心理状态;社区亦可通过丰富课外活动、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本次交流会为网络成瘾和游戏障碍干预防治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范本,标志着罗湖区社会心理服务迈向“共建共治共享”新阶段。立足新起点,翠竹街道将始终践行增进民生福祉的工作理念,通过“家-校-社-医”联动机制的深化落实,打造更具特色、更有温度的心理服务,为罗湖建设具有民生温度、治理效度、发展高度的“三力三区”注入鲜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