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教育这十年”“1+1”主题新闻发布会,江苏作为唯一分会场,专题介绍高校科技创新十年发展成效。7月19日到2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省教育厅实地探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揭秘江苏高校的“硬核”科技实力。
7月20日上午10:00,记者走进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尤肖虎教授目前正带领他的团队进行6G通信技术研究。他表示,在移动通信的发展当中,理念的转变是最为重要的。“紫金山实验室首次提出了全覆盖、全频谱、全应用、强安全的6G发展范式”。
据悉,“全频谱”通信能够大大提高移动通信的速率,尤肖虎科研团队选择光子太赫兹无线通信作为6G全新突破方向,搭建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子太赫兹实验平台,经过三年多的攻坚克难,首创光子太赫兹光纤一体融合的实时传输架构,打破了太赫兹通信系统实时传输净速率超过100Gbps的公开报道世界记录。同时,尤肖虎表示,移动通信对速率的追求永无止境,速率的提升是移动通信重要的发展目标。
记者了解到,“6G ”发展范式“全覆盖”意味着未来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支撑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云、人工智能、国防、航天等规模化产业应用,有望让地球上90%以上的面积实现万物互联、天地融合的一体化通信。针对“6G”发展范式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尤肖虎说:“6G具有时延低、清晰度高、反应敏捷等特点,未来的通信将在面向卫星的覆盖与面向地面的覆盖中无缝切换,让我们在终端的使用上实现无感切换。”
谈及实验室人才培养模式,尤肖虎教授介绍,紫金山实验室系统地谋划了人才培养方式,致力于做有组织地研究。主要体现在大力推动科技源头创新和核心支撑、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在紫金山实验室,采用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可以调动经费、人才、设备等资源,学生采取贯通式的培养模式。”
“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改变了以往以成果为导向的研究模式,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的研究,”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张川老师认为,在整个实验室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青年研究者担当的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角色。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直博生朱弘智告诉记者,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进入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研究,他从学科领域的通识知识学起,再逐步选择方向深入研究。
“贯通式的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进行长期规划,让他们拥有更长的时间去挑战有风险、有挑战的项目。”尤肖虎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实习生 江婷婷
校对 王菲
标签:
“教育这十年”·探访江苏高校科技创新|东南大学:让6G跑得更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