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思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何探寻科技体制改革新思路?
科技体制,广义上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时期科技活动所依从的制度框架。科技体制改革,从制度创新的视角而言,可以被认为是为促进科技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制度调整、优化乃至重构的过程。因由科学、技术与创新的关联日益密切,科技体制及其改革也通常包含了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和促进的内涵。由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复杂性、独特性和综合性,使得所需要的制度框架安排需要持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科技体制改革也因此需要不断深化。
一、深入把握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 科技创新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先后召开了一次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两次全国科技大会(1995、2006年)、一次全国技术创新大会(1999年)、两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2012、2016年)。名称变化,显示出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在不断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工作先后提出“面向、依靠、攀高峰”“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等方针或思路。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五大重点(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以及军民融合创新体系),2012年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从鼓励科研人员“下海”到发展科技园、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为高校院所“放权松绑”到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的探索实践,从促进“三区联动”到创新型省份、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区的建设,从成果转化到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体制改革一直在路上、持续在深化,为我国科技创新破旧立新、保驾护航。
国家为什么重视科技创新?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这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的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探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民财富,像一些产油国家;还有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像一些拉美国家;再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我们把这些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有几个方面,科技进步贡献率大约都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在科技产出方面,这些国家获得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发明专利,占到世界总量的97%。同时这些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都在2%以上。 根据对国家的资料所做的分析,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思路,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最新资讯